在汽車零部件試驗檢測這項關鍵技術上,由重慶市高校研發出的技術和裝備將在全國的汽車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
據了解,在汽車制造行業,汽車及零部件檢測是核心技術,其研發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檢驗。長期以來,我國汽車零部件檢測技術和裝備大多從國外引進,成本很高,這也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道門檻。由重慶理工大學依托教育部在該校設立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及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國內率先提出將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應用于預測和評價離合器磨合狀態等方法,并研發出汽車動力傳動系統系列試驗技術,可為汽車制造企業零部件研發提供技術測試平臺。
由于該技術已迖到國際一流水平且成本遠低于國外產品,去年該技術獲得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頒發的科技進步一等獎。“目前學校已和奇瑞汽車有限公司等國內多家汽車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簽訂成果轉化合作協議。今年下半年,學校還將和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共同成立股份公司,在全國進一步推廣應用該項技術成果。”重慶理工大學副校長許洪斌介紹,預計該技術的應用,將在兩年之后為全國汽車零部件檢測行業帶來近2億元的年產值。